当前位置:首页 >健康资讯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展复杂高难房颤消融术

469次浏览 来源:北京大学人民医院

2023年4月17日,第一台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的顺利完成,标志着通州院区心律失常团队继起搏器植入和普通室上速消融后,开始了复杂高难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。

心悸三年,梦中憋醒明显心悸家门口紧急就医

今年69岁的王大妈(化名),家就在医院所在地——漷县镇,两年前出现心慌,“那时,我情绪激动些,就会出现心慌、气短,但大约2小时后就没事了。”王大妈没当回事没去医院就诊。“其间,常有多走几步就会心慌,感觉很累,呼哧带喘的,还以为是年纪大了!”这次住院是因为一天前睡梦中突然被憋醒,心慌的厉害,口服降心率的药物后不但没缓解,还继续出现了乏力、大汗……家人慌了,赶紧送到离家不远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。

“快,先做心电图!”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马上推来心电图机,发现患者是房颤发作。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治疗、外科迷宫手术及内科介入治疗。药物治疗大多数效果不满意,外科手术需要开胸,创伤大、恢复慢,内科介入治疗(即房颤消融术)成为房颤首选治疗方法。随即,王大妈被收入心内科,准备行房颤消融术。

高新科技,三维建模下无射线导管消融,让“失控”的心跳回归正常

房颤导管消融术,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,通过穿刺大腿根部血管(像打针一样),将普通圆珠笔芯粗细的三维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,在X线引导下放到心脏内,构建三维立体解剖模型,以射频能量在心腔内划线消融,达到外科开胸迷宫手术的效果。这种方法不开刀,创伤小,成功率高,住院时间短,已成为房颤治疗的首选方法。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学斌教授,是我国最早开展房颤及室早室速的导管消融医生,他带领心律失常诊疗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本次手术。该团队拥有多位经验丰富的介入医生、超声医生、电生理技师及护理人员。新建的导管室拥有先进的X线设备、多功能监护仪、三维标测等,大家配合默契,操作熟练,整个手术过程1.5小时,患者术中就恢复了正常的节律,胸闷、心慌症状也随之消失。第二天,王大妈就出院了。

最强心律失常诊疗团队,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

心房颤动,简称房颤,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。房颤的发病率,随年龄增加而增加。李学斌教授提示老龄化社会的今天,房颤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,其危害性不容忽视。除了常见的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外,它的最大危害是脑卒中,致残率致死率较高;其他还有血栓栓塞、心衰、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等。因此房颤强调早发现早治疗,防止出现并发症。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医院。其电生理团队始建于1988年,是国内最早、也是最优秀的电生理团队之一,不仅是电生理的黄埔军校,同时也是新技术应用的摇篮。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,团队日益精进,拥有一批专注起搏与电生理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专家和学者,不仅在疑难心律失常诊治方面有着国内顶级水准,而且在心律装置植入(包括起搏器、ICD、CRT-D)、心律装置并发症的处理(起搏器感染、电极导线故障等)、导管射频消融、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多个领域拥有着卓越的表现。李学斌教授表示,现代医疗发展的方向是内科治疗外科化,即通过内科介入治疗替代了过去外科开膛破肚的手术治疗。而科技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这一进程,很多复杂高难的心律失常现在可以通过心内介入治疗完成。希望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生理团队团队的最新技术,依托通州院区介入诊疗中心的平台,就地解决周边百姓的疾苦,为首都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高水平的救治。

(供稿:心内科 责编:钟艳宇)



免责声明:白友港湾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健康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删除。

延伸阅读

全国咨询电话
010-66111699